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让全世界经济几乎停摆,作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的制造业和外贸出口在2020的头两个月也遭遇滑铁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我国一季度GDP为20.65万亿人民币,同比2019下降了6.8%。如何保生产、稳外贸是疫情期间需要克服的重要议题。为此,李克强总理在今年3月10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指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多措并举稳外贸稳外资。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即便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现自1992年采用国民账户核算体系(SNA)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今年4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2020年世界经济展望》依旧对中国未来两年的经济数据给出了亮眼的预测。IMF为何如此看好中国经济的迅速反弹?中国经济是否又能如IMF所预测的 “因疫而强”、化危为机?本文将从产业链和外贸的视角给出自己的观点。
后疫情时代:建产业链优势促外贸“因疫而强”
作者:刘天琦1 李浠平2 翁若宇3
1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一带一路”财经发展研究中心 讲师; 2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讲师; 3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一带一路”财经发展研究中心 讲师
引言
4月1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出席视频新闻发布会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对全球今明两年的经济发展做了悲观预测。他预计2020年世界GDP将下降3%,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幅度的年度下降,也是全球首次出现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同时进入衰退的情况。其中,美国和欧元区将分别下降5.9%和7.5%,发达经济体整体下降6.1%。
图1 世界经济展望
数据来源: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相比经济数据下行严重的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下滑速度相对平缓,其中以中国和印度表现最为强势,成为罕见的保持正增长的国家。IMF预测2020年中国GDP增速将急剧放慢到1.2%,但2021年将强劲增长9.2%,是G20主要经济体中恢复速度最快的大型经济体,这也体现出了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信心。而上一次中国经济迈入九时代,还是在2011年。
图2 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数据来源: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当疫情在全世界大范围蔓延且看不到期限、全球跨国贸易停摆的当下,IMF却对中国经济的复苏表现出了强烈的信心,将中国视为驱动全球经济的引擎。IMF的这一预测有何依据?如何理性看待?本文将从产业链和外贸的视角分析疫情下的中国优势。
逻辑起点: 贸易竞争实质是产业链竞争
贸易竞争其实质是产业链竞争,疫情全球蔓延下的外贸保卫战就是产业链保卫战,稳外贸的关键就是稳定产业链。传统的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者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这种贸易形式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如果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高效且合理,就可以在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最大限度地获取贸易利益。随着贸易分工的发展,以中间品贸易为特征的产业链贸易成为当今贸易的主要形式。到了2018年,我国中间品贸易在国际贸易总额中的占比达70%以上。在中间品为主的贸易时代,没有一个产品可以由某一家企业单独提供,而是由各个国家的不同企业共同完成。所以对制造业规模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个国家或者某个行业,还要综合评估上下游的能力,这样就形成了产业链的概念。现代贸易竞争优势已经超出了自身能力和资源的范畴,还要考虑链上其他环节的限制。在此次疫情发酵期间,中国开始向全世界供应医疗物资再一次凸显了中国在产业链上的优势,全球产业链的暂时性停摆也给了中国从被动“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产业链到逐步重构全球产业链的机遇,接下来笔者将从重构产业链的先手、机遇与条件三个方面来阐释这一问题。
图片来源:Global Trade
重构产业链的先手: 率先走出疫情阴霾
率先走出疫情阴霾成为中国主导产业链重构的促外贸新机遇。面对机遇,我国已经开始行动,成效也开始显现。疫情最早在中国集中爆发,但是中国目前已经控制住国内的疫情。同时,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重点支持制造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提升和打造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减负提速;全力保障协调原材料、关键零部件供应;银企对接提供资金贷款等金融政策支持;帮助企业职工有序返岗复工。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对中国经济影响总体可控,甚至随着世界疫情的不断蔓延,中国有望成为提振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引领本轮经济复苏。
图3 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复工地图
数据来源:21数据新闻实验室
笔者在上一篇财说中曾经提到,不少企业在中国发生疫情之时纷纷选择将产业链移出,随着疫情形势逆转,本来已经转移或准备转移的外资企业重新布局在华的产业链。3月份以来,外资企业在华生产经营逐步正常,订单完成情况不断好转,企业信心加快恢复。在谈到面对疫情冲击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时,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表示,一批有战略眼光的跨国公司没有止步于疫情影响,反而加快了在中国的投资布局步伐。零售巨头开市客(Costco)宣布将在上海开设中国大陆第2家门店;丰田将与一汽合作,在天津投资兴建电动车工厂;星巴克将在江苏昆山投资1.29亿美元建造绿色环保的咖啡烘焙工厂,同期,美国嘉吉公司也有意在长三角继续扩大投资;3月4日,日本电产(大连)有限公司新工厂落成,投资方日本电产株式会社因为看好中国未来市场,在疫情防控期间决定扩大投资,使投资计划由此前500亿日元提高至1000亿日元,该工厂主要用于建设新能源汽车马达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等。随着复工复产大力推进,产业链上下游环节逐步打通,总体形势正在好转,中国的投资吸引力反而因为疫情的控制而更加鲜明。
图4 湖北省内、省外货运流量恢复走势
数据来源:G7互联网平台
重构产业链的基础: “一带一路”倡议
新冠疫情给了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活动一记重创,欧美及日韩股市一周内屡屡触及熔断,全世界的正在从利益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的转变过程中。在我国贸易总量呈现明显下降的情况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呈现了积极的一面,稳定了我国贸易基本面。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等传统贸易伙伴进出口下降,对东盟进出口5941.1亿元,增长2%,东盟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8%,高出我国外贸增速11.4个百分点,占31.7%,比重首超三成。
图5 中国各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数据
数据来源:中国网
在“一带一路”价值链的构建中,中国已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和基础。也正是因为这些优势,中国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之后,又立即投入到了世界的抗疫过程中。意大利在求助西方各同盟国均自顾不暇时,中国向意大利伸出了援手,意大利外长迪马约在谈到中国的援助时更是感慨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救命。中国也在积极帮助帮助更多“一带一路”国家抗击疫情,通过“抗疫”合作,可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对接,推动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供的产业链网络。
重构产业链的条件: 完备的产业链配套体系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产业链几乎覆盖全部产业类型,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200 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近 10 年来制造业增加值稳居世界首位。中国制造业门类之完备可以自主生产从价值链高端的航天航空、高铁、核电,到价值链低端的生活产品如服装鞋袜;从产业链最初的原材料矿产到工业产成品汽车等,足够满足民生、基建和科研等各领域的全产业链需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场全球性灾难中,中国率先走出疫情,并作为“世界工厂”发挥着生产网络引擎的功能,一些企业能成功突围,产业链的完善功不可没。以深圳的电子制造业为例,超过80%的相关配套零部件能实现本地生产,当国际市场出现空缺时,国内生产自主率高的产业就脱颖而出。作为全球第二大FDI目的国,中国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布局全球产业链势在必行。硬件上我们有14亿人口,特别是4亿中等收入人口的巨大市场作为支撑,软件上,我们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新基建”,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入应用。随着疫情平息,各国必然释放流动性,中国完备的产业链以及高效的生产必然成为吸引外资的亮点,我们要抓住机遇,吸引外资进行“补链延链强链”,最终互利双赢。
外贸产业链优势因“疫”而强
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和中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外贸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举足轻重地位。笔者认为,疫情的影响还在蔓延,而我国已经率先“拨云见日”,此时更应抓住机遇,主动出击,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全球布局,在新一轮产业链重构中充分利用已有优势,打好产业链保卫战,在新一轮产业链重构中抢占先机,努力促使中国外贸产业链优势在经历这场大考之后因“疫”而强。
图片来源:San Diego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Development
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最完整和最全面的产业链优势的国家,这种优势的保持需要大而强、大而优的产业链。我们已经拥有了产业链大而全这个坚实基础,部分行业领域已经做到了大而优和大而强。而随着“后疫情”阶段的到来,全球产业链的重新组合必将带动全球经济贸易格局的大变化。因此,推进成就“中国制造” 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大跨步地挺进全面性的大而优,就显得意义重大。这就要求加速推进产业链高效整合,提升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从而形成无法替代的综合优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