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洞察

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洞察 >> 正文

金融开放开启中国“二次入世”?

发布日期:2018-04-18     作者:文/江日初 “一带一路”财经发展研究中心      点击:


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宣布“中国将大幅放宽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市场准入”。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分论坛上具体阐述了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与细节,其中包括中国金融开放的12大具体举措,6项预计上半年落实,5项年内落实,沪伦通争取年内开通。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不仅再次引世瞩目,而且因金融业扩大开放倍受国人关注。对此,有人认为此时扩大金融开放是对中美贸易战的妥协,有人担心金融开放会带来危机,也有人认为金融开放长期来看利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等等。从“易纲宣布金融业开放措施及时间表并答记者问”报道中的14项提问来看,提问者的担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担心在全球进行金融收缩的时点上(扩大金融业开放程度),是否会造成国内更大的金融压力;二是关切中国扩大金融开放的力度,是否是中国的“大爆炸(big bang)改革”。在回答记者提问过程中,易纲行长就国内货币政策应对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降低国内金融杠杆措施以及扩大金融开放的影响与前景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并指出金融业开放有利于中国银行业提升在国内的竞争力,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也有利于提升中国银行业走出去之后的国际竞争力。

对于习近平主席与易行长此时宣布扩大中国金融业开放,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解读:

首先,扩大金融业开放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延续,也是中国继续引领全球化的强烈信号。

当英国脱欧已成事实、美国高举贸易保护的大旗等全球化逆流来袭时,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导者、“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倡导者——中国,是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还是闭门自保?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三十周年。博鳌,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改革开放”是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最大的热点,此时在博鳌论坛宣布“改革开放”的系列政策举措,其含义不仅是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而且是继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后,中国再次向世界郑重宣告,无论世界局势如何变化,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继续引领全球化,推动世界合作发展共赢。

其次,改革开放没有舒适的时点可以选择,主动扩大金融业开放,主权在我,风险可控。

诚然,当前国内金融对外面对全球流动性收缩的压力、对内面对降杠杆防风险的压力,但改革开放本属主动迎接机遇与挑战,没有舒适的时点可供选择。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WTO的第143个正式成员。当时中国经济刚刚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企稳,据社科院秋季报告预测,2001年中国GDP增速预计为7.5%左右,CPI为-0.6%,经济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拉动,并预计2002年投资将达到40%,提示“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在学术界与企业界不少人把中国加入WTO看作是与狼共舞,见图1。迎难而上,最后的结果,历史已经给出了让人艳羡的答案!

图1:中国加入WTO时部分期刊论文题目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WTO部分相关论文截图

当然,对于金融开放,既有“华盛顿共识”,也有“华盛顿新共识”,前者单纯强调金融开放给发展中经济体带来的种种好处,如增加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度、提高金融效率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国民福利的目的等,而忽视了可能带来的金融冲击。后者则承认金融开放是一把双刃剑,金融开放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可能给一国经济金融带来动荡和灾难,甚至可能是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纵观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均无一例外与美联储货币收缩有关,图2为桥水基金总结的历次美联储货币收缩与全球各地金融危机的关系。

图2:美联储紧缩终止于金融“事件”

其背后的原因是美元在世界储备货币中的“一币独大”。

表1:全球官方外汇储备按币种分布

如上图3所示,尽管IMF成员国多达195家,有独立自主的货币国家超过150家(扣除美元化国家与欧元货币欧盟成员国),但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中,截止2017年三季度美元或美元资产(以美国债券为主)占比却高达63.5%,由此造成的一个结果便是:当美联储货币政策宽松时,全球货币泛滥,全球投资过剩;而当美联储货币收缩时,全球流动性抽紧,美元升值,资本(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资本)纷纷外逃美国,前期投资被迫清算,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明显的金融脆弱性特征——导致部分地区金融危机发生。

从这个意义上看,当前国内的部分担心不无道理。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党中央与金融监管层也早已认识到这背后的逻辑所在,2017年,监管层加强了打击资本外逃的力度,也有效地维持了人民币汇率双向市场化波动(不要盲从美国所“指责”的“汇率操纵”,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美国才是最大的汇率操纵国——让全球资金为其高估的股市和楼市接盘)。此外,主权在我,主动开放,次序与力度的把握尤为重要,重中之重是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这一点从易纲行长的讲话中也可以看出。守住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关口,此时扩大金融业开放,一方面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本进入,补充资本金,助力降杠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国内金融竞争压力,提升金融业服务水平。

最后,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是互动的,金融开放本质上需要长期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水平。

从历史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最初是从国际贸易开始的,国际贸易是基于区域比较优势发展起来,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差异上。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区域间劳动力成本与资源价格差异推动了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如高盛在2017年3月26日发表的一份关于中美贸易战及制造业分析的报告中,记录了对摩托罗拉前执行总裁的采访。摩托罗拉前首席执行官鲍勃•加尔文(Bob Galvin)于1973年随同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总统访问中国。上世纪80年代初,摩托罗拉成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拥有独资经营许可证的跨国公司——当时所有其他公司都必须与中国合作伙伴合作经营合资企业。摩托罗拉最初只是看到巨大的市场空间,并未意识到人力成本差异的好处,而是在其在华投资生产并达成组织成熟后,发现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只有美国的1/20~1/18。同时,加尔文先生也说明,随着物流成本的下降(应该归功于全球基础设施的发展),业务外包模式的全球分工,如富士康的代工生产,也变得更加经济。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全球资本流动变得更加活跃,以跨国公司活动为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变得异常活跃。从跨国银行国际布局来看,一是和贸易历史与贸易区间高度相关(见图3),二是和宗主国经济结构高度相关(图4)。

图3:法兴银行全球分支机构

注:法兴银行在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000多家分支机构,其中在非洲15个国家有超过870家分行。

图4:澳新银行行业主要金融服务

此外,有研究表明(李俊青和韩其恒,2011;Mendoza etal.,2009),金融市场发展的差异影响不同国家居民资产组合的选择,金融市场完全性高的国家“做多股权,做空债权”,金融市场完全性低的国家“做空股权,做多债权”。我国未来资本市场,尤其是股权市场要获得长足发展。当前,我国处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建设推进时期,金融机构“走出去”服务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此时扩大金融业开放,有利于中国持续吸引FDI流入,有利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建设的持续推进,也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但这一切,归根结底,还需要国内金融机构持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作为基础。

综上分析,扩大金融业开放是改革开放的延续与跃升,是立足于现实背景下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