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力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我们 >> 研究力量 >> 正文

王智烜

发布日期:2018-03-21     图:副主任、副教授 点击:

 

一、教育背景

2001—2005年 青岛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经济学学士

2005—2008年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经济学硕士

2010—2013年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经济学博士

二、主要研究方向和教学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财税改革与国际经济学。

开设的主要课程和专题包括现代经济学、国际税收、我国宏观经济与财税发展趋势、“一带一路”建设与财税政策运用、我国房地产税改革发展趋势等。

三、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究委员会委员,财政部税政管理人才库成员,福建省金融监管局金融工作专家库成员

四、主要学术著作和译著

《税收学》,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新发展阶段税收治理》,参编,中国税务杂志社,2021

五、主要学术论文

(1)“‘入世’二十年我国涉外税制的回顾与展望”,第一作者,《税务研究》,2021年第11期.

(2)Does informal economy undermine the effects of China’s aid on it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SSCI), A. Liu, Z. Wang(Correspondent) and P. Zhu, 2021(75).

(3)“RCEP关税安排及未来展望”,第一作者,《国际税收》,2021年第11期.

(4) Does cultural distance hinder export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ic Modelling(SSCI), A. Liu, C. Lu and Z. Wang, 2021(105).

(5)“提升站位 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税收合作”,第二作者,《中国税务报》,2021年9月15日.

(6)“把握三个关系,迎接数字经济税收挑战”,独著,《中国税务报》,2021年8月11日.

(7)“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推动国际税收合作”,独著,《中国税务报》,2021年1月13日.

(8)“对’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重大决策的深层理解”,第二作者,《当代财经》,2021年第9期.

(9)“文化差异对中国和日本出口影响的比较研究”,第二作者,《东南学术》,2021年第4期.

(10)“日本碳税发展趋势与启示”,第二作者,国际税收2021年第4期.

(11)“新发展格局下我国边境税定位与发展”,第二作者,《税收经济研究》,2021年第1期.

(12)“‘支柱二’方案、苹果税案与国际税收规则竞争”,《经济与管理评论》,2021年第4期.

(13)“减税降费的就业促进效应——基于异质性企业框架视角”,第一作者,《税务研究》,2020年第10期;

(14)“共建“一带一路”视角下的中非税收合作展望”,第一作者,《国际税收》,2020年第1期;

(15)“对‘过紧日子’重要思想与财政实践的几点认识”,第二作者,《财政研究》,2020年第12期;

(16)“坚持人民财政理念 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第二作者,《中国财政》,2020年第17期;

(17) The roles of 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distanc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Evidence from China's trade with the Belt and Road countries, China Economic Review(SSCI) A. Liu, C. Lu and Z. Wang, 2020(61).

(18)“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推动‘一带一路’税收合作持续向前”,第二作者,《中国税务报》,2020年6月10日;

(19)“减税降费背景下企业税负对创新的影响研究”,第三作者,《经济与管理评论》,2020年第6期;

(20)“OECD环境税近期发展趋势分析”,第一作者,《国际税收》,2019年第2期;

(21)“双边税收协定与中国企业‘一带一路’投资”,《财贸经济》,forthcoming.;

(22)“税收竞争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税务研究》,2019年第3期.;

(23)“跨境企业佣金业务涉税处理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第二作者,2019年第11期.;

(24)“‘一带一路’国家税收营商环境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影响研究”,《税收经济研究》,2019年第3期;

(25)“走深走实中的‘一带一路’税收合作”,《中国税务报》,2019年4月24日;

(26)“减税降费与促进高质量就业——基于PVAR模型的研究”,第一作者,《税务研究》,2018年第6期;

(27)“中国特色涉外税收研究的三点体会”,第二作者,《国际税收》,2018年第12期;

(28)“文化差异比制度差异更重要吗?:来自中国对非洲出口的经验证据”,第二作者,《世界经济研究》,2018年第10期;

(29)“关税税目比较研究与新形势下我国对策建议”,《经济与管理评论》,2018年第4期;

(30)“打造税收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升级版”,第二作者,《中国税务报》,2018年5月14日;

(31)“财税政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作用的思考”,第二作者,《财政与国家治理:决策参考》,2018年第60期;

(32)“中国对非援助是“新殖民主义”吗——来自中国和欧盟对非援助贸易效应对比的经验证据”,第二作者,《国际贸易问题》,2018年第3期;(《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9期全文转载,获选《世界经济年鉴》“2018年国际政治经济学最佳中文论文TOP10”)

(33)“OECD环境税近期发展及启示”,第一作者,《国际税收》,2018年第1期;

(34)“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新时代政治税收关系的视角”,第二作者,《中国税务报》,2018年1月24日;

(35)“对未来我国关税发展的政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17年第71期;

(36)“新时期中国关税运用:定位、水平与调整”,《财经智库》,2017年第1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4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18年第2期)

(37)“自由贸易试验区税收效应评析——以福建为例”,第一作者,《税务研究》,2017年第9期;

(38)“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互动机制探讨”,第二作者,《贵州省党校学报》,2017年第4期;

(39)“《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基于管理会计要素的调查证据”,《财政研究》,201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理论版)》2017年9月转载)

(40)“‘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第三方效应’—基于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第二作者,《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41)“OECD环境税发展趋势及政策启示”,独著,《国际税收》,2017年第4期;

(42)“当前国际经济政治与国际税收关系的七个问题”,《国际税收》,2017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7年第14期全文转载)

(43)“再论依法征管和税收任务的内在统一”,第二作者,《税务研究》,2017年第1期;

(44)“货币政策视角下银行治理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第二作者,《经济与管理评论》,2017年第1期;

(45)“资源掠夺还是多因素驱动?——非正规经济视角下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动因研究”,第二作者,《世界经济研究》,2017年第1期;

(46)“财政分类支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西部地区为例”,《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1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收》2017年第3期转载)

(47)“当前国际税收变革的三点认识”,第二作者,《经济与管理评论》,2016年第6期;

(48)“新常态下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非正规经济的视角”,第二作者,《国际贸易问题》, 2016年第2期;

(49)“非居民企业间接股权转让的企业所得税处理案例研究”,第一作者,《国际税收》,2015年第10期;

(50)“税制结构优化与我国消费增长:理论综述与实证分析”, 第一作者,《税务研究》,2015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收》2015年第11期转载)

(51)“非正式部门会影响到中非贸易发展吗?——基于引力模型的经验佐证”,第二作者,《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第9期;

(52)“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国际税收合作新要求“,第二作者,《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年第6期;

(53)“树立大国税收理念 推动国际税收合作“,第二作者,《税收经济研究》,2015年第4期;

(54)“英国税收经验及启示”,独立作者,《国际税收》,2014年第12期;

(55)“银行涉税信息与税收征管:分析框架与经验佐证”,第二作者,《税务研究》, 2014年第6期;

(56)“增值税的效应理论及实证研究:前沿与启示”,第二作者,《税务研究》,2013年第10期;

(57)“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中国服务业的影响--基于双准特定要素模型的启示”,第二作者,《东南学术》,2013年第4期;

(58)“发展中国家现代服务业与税收政策:理论模型与经验分析”,第二作者,《财贸经济》,2012年第4期;

(59)“房地产税改革:公共财政与发展财政统一的思考”,第二作者,《财政研究》, 2011年第12期;

(60)“增值税的贸易效应: 理论进展和经验分析”,第二作者,《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

(61)“国际税收竞争模型构建评析”,第二作者,《税务研究》,2008年第12期;

(62)“浅析我国的贸易顺差问题--从人口角度分析”,独立作者,《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

六、主要获奖情况

(1)“减税降费的就业促进效应——基于异质性企业框架视角”,第一作者,2020年度财政部财政工作“优秀论文”二等奖;

(2)“对‘过紧日子’重要思想与财政实践的几点认识”,第二作者,2020年度财政部财政工作“优秀论文”二等奖;

(3)“2020年度优秀教职员工”荣誉称号;

(4)“减税降费与促进高质量就业——基于PVAR模型的研究” ,第一作者,2020年度财政部财政工作“优秀论文”三等奖;

(5)2017年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七、科研课题

(1)2021年3月至2021年11月,主持“全球产业链重塑与自贸区布局的相关性研究报告”(财政部省部共建课题),作为项目主持人;

(2)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参与“山西省财政应对碳达峰、碳中和影响及对策研究”(山西省财政厅课题组),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

(3)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主持“5C是推进税收现代化重要动力的研究”(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课题,金额3万元),作为项目主持人;

(4)2019年至今,参与“新时代减税降费与财政可持续性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

(5)2019年至今,参与“文化差异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机理与对策研究:基于异质性企业视角”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

(6)2018年至2019年,主持“新时代政府财政管理规划平台(南宁方向)”(课题金额40万元),作为项目主持人;

(7)2018年至2019年,参与“新时代政府财政管理规划平台总体思路”(横向课题),作为项目参与人;

(8)2015年至今,参与“新常态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互动机制研究“课题(国家社科基金(2015)一般项目),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

(9)2017年至今,财政部课题“中国关税税目税率调整的中长期规划研究”,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

(10)2015年至2017年12月,主持“福建自贸区税收制度创新研究“课题(福建省社科基金(2015)青年项目),作为项目主持人;

(11)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参与“反倾销税与反倾销补贴: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研究”课题(司法部(2002)重点项目),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

(12)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参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政策研究”课题(中国财政学会(2011)年度招标课题),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

职位: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一带一路”财经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